安徽丰梧村
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村落
近年来
当地联合设计团队
以乡村公共空间再造为抓手
通过微更新等方式
提升村民生活的丰富度和幸福感
激发乡村活力
走进丰梧村
一座“乡村记忆博物馆”映入眼帘
它建于闲置空地之上
这座两层建筑蕴含设计巧思
一层建筑为半开放式公共空间
与环境融为一体
二层为“记忆展厅”
村民们捐赠的老物件陈列其中
再现了村庄生活史
这是7月24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这个“小而美”的乡建项目
不仅满足了村民日常休闲等需求
也成为吸引游客、讲述乡村故事的窗口
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村民们在“乡村记忆博物馆”休闲。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内,村民朱灶莲观看展出的老物件。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一名儿童走过“乡村记忆博物馆”。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这是7月24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乡村记忆博物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7月24日傍晚,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一名儿童在“乡村记忆博物馆”玩耍。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离“乡村记忆博物馆”不远处
颇具设计感的水渠廊桥横卧眼前
桥面顺着原本废弃的水渠蜿蜒
木质桥体在视觉上富有张力和韵律感
这里既是村民休憩、游客观景的场所
也是连接新旧村落的纽带
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一名游客走在水渠廊桥上。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村民在水渠廊桥休闲乘凉。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这是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拍摄的水渠廊桥外景。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村民在水渠廊桥附近休闲。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穿过廊桥
步行片刻
抵达朴蔓农场
它由废弃茶厂改造而成
农场通过流转农田
进行稻田示范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
同时提供亲子采摘、露营休闲、乡村研学等项目
还配套建设了特色民宿
新业态的拓展
给游客带来多样化的体验
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一处空间改造前后的对比图(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这是7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拍摄的一家民宿酒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如今的丰梧村
以建筑设计的巧思和文化建设的温度
一点点晕染出更丰盈的生活图景
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这片田园
感受乡村的美好
这是7月24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丰梧村田园景象。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记者:张端
报道员:汪澄